首先是拔牙。 拔牙有其嚴謹?shù)纳韺W基礎。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人類進化過程中咀嚼器官退化趨勢在頜骨肌肉及牙槽等部位表現(xiàn)的不平衡。因此造成牙量相對較大,骨量相對較小。二是在環(huán)境或口腔習慣等因素作用下造成骨量小于牙量狀況的出現(xiàn)。如多食細軟食物因缺乏咀嚼刺激而導致頜骨發(fā)育不足;不良口腔習慣(如口呼吸)引起上下牙弓形態(tài)或牙弓與基骨間的形不再保持平衡,造成上前牙唇向突起。在牙齒矯正時,牙量明顯大于骨量則拔牙是不可避免的。
上頜前突的矯治原則是抑制上頜的向前生長。日常兒童牙齒的矯治手術中以改善患兒的側貌外形,減小上頜的突度為目標,一般不得不采用拔牙的方法來解決。嚴重的上頜前突只有采用外科手術的方法來改善面貌及咬合關系。
下頜后縮的早期治療即是運用各種裝置促進下頜的生長發(fā)育,來建立正常的前牙關系,增進面部的和諧與平衡。常用的裝置,簡單的如下頜斜面導板矯治器、固定斜面導板;復雜的如肌激動器、功能調(diào)節(jié)器等。
牙齒擁擠主要是因為牙量與骨量不協(xié)調(diào)問題,一般常見為牙量大而骨量小。因此,牙齒擁擠所遵循的矯治原則減少牙量和增加骨量,應用的矯治手段主要是正畸手段以達到牙量與骨量的協(xié)調(diào),保證兒童牙齒的健康。減少牙量的途徑主要有減少牙齒的體積、數(shù)量以及所占方位面積。增加骨量的途徑主要有擴展牙弓寬度與長度以及通過外力刺激和功能性刺激的方法刺激頜骨及牙槽骨生長等。